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陈涛专栏丨社工站的生命力在于专业服务融入群众之中
发表时间:2023-12-11     阅读次数:     字体:【

近来,由于一些复杂的形势变化——比较突出的如党组织系统成立社会工作部门、一些地方经济和财政状况的变化等,正在全国各地推进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进程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许多相关人士对乡镇(街道)社工站及其运营体系能否存续下去打上了大大的问号,提出了关于“社工站的生命力”之拷问。


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具体由民政部门投入建设和运作起来的乡镇(街道)社工站体系,其存在和延续发展与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无疑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不少人将“社工站的生命力”归于相关政府及民政部门的态度和某些实际能力。换句话说,不少人认为,抛开财政状况及其影响不谈,社工站生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地方民政部门的能力与作为。事实上,我们也的确可以观察到,各地社工站建设和运行所表现出的不同情形似乎印证了上述说法。

一些分析进一步认为,依靠单一政府部门难以统筹全域社会工作发展,社工站很可能难以获得所需的持续有力的投入和支持。这既是一些地方社工站建设不力、活力不足的原因之一,也是目前已有较好基础的社工站能否在未来继续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正是因此,在党中央宣布组建社会工作部后,不少业内人士视之为一个可能的有利契机,看到一种解决社工站建设运作中遇到的体制障碍或困难的希望。有些地方在社工站运营和服务实践中,也已在积极探索从“民政社工站”走向“党政社工站”甚至“党委社工站”,试图以此来结构性地化解制约社工站生命力的不利因素,并适应自上而下的社会工作管理格局的变动。应当说,这展现了社工站从业者特别是投身社工站服务的社工们值得敬佩的执着和灵活性。我们要说,社工站社工和相关参与者们为了尽可能贴近民众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而努力做出各种调适,并且不断地与相关方一起推动可能有利的转型或转变,实属难能可贵。

也正是如此,揭示了“社工站生命力何在”这一问题的另一种可能的答案:当社工站的社工们在有关各方的支持下,能够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广大城乡社区的普通人之中,竭诚尽力做好专业的服务,包括与各种积极的力量团结同行,实实在在地帮助人们解决一些困境和问题,并且能不断努力促成“自助-互助-助他”的个人与群体乃至社区和地方社会的发展,他们便自可获得各方的认可、信任与支持,也将拥有取之不尽的各类资源。一句话,“做好专业服务,将其融入群众之中”才是社工站真正的生命力源泉。找准并获取了这一源泉,不论管理体制、运作模式怎样变化,或者有多少种可能的选择,社工站都自能沉稳以对,各级社工站点也自会广受欢迎,展现出蓬勃不息的生命力。


事实上,广东“双百”社工和一些地方优秀的社工站实践案例足以显示,社工站的成功之道,正是向下扎根做好专业服务,并将其融入群众之中,这也是社工站保持生命力的奥秘所在。这与社工站的运作和服务要更好地融入更广泛的党政工作格局这一点丝毫不相冲突或抵触。归根结底,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它的价值情怀、知识视角与方法技巧,这使它一定要且更能够真正走近和融入群众。也可以说,社会工作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最佳的承载者,而这也正是党和政府以及其他相关社会力量需要它的关键所在。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学会农村专委会理事、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12月上刊


 
上一篇:胡小军专栏丨社区慈善组织培育的实践路径与策略方法
下一篇:观点 | 李健: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体系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