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以下简称《公报》),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概况、老龄事业发展状况。
《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1.8%。
基本生活救助方面,截至2022年末,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23.8万户、682.4万人,全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752.3元,比上年增长5.7%。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896.7万户、3349.6万人,全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为每人每月582.1元,比上年增长9.8%。全国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35.0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22.0万人;全国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434.5万人,其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345.5万人。
《公报》显示,2022年度我国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住房城乡建设部、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城市居住区养老设施建设的通知》,推动配建补齐城市居住区养老服务设施。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养老托育服务业纾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将空置公租房免费提供给社会力量,供其在社区为老年人开展助餐助行、日间照料、康复护理、老年教育等服务。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38.7万个,养老床位合计829.4万张。其中,注册登记的养老机构4.1万个,比上年增长1.6%,床位518.3万张,比上年增长 2.9%;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4.7万个,床位311.1万张,其中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1.5万个,农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23.2万个。
在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方面,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强化“五社联动”机制,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有4143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423亿元,养老服务资金170.1亿元;全国共有911.7万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占领取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的46%;2022年全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00多亿元,其中向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残疾人发放151.2亿元。
《公报》指出,2022年度我国养老服务质量水平逐步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普惠养老机构签约工作的通知》,利用市场手段引导社会力量特别是存量养老机构发展普惠养老服务。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为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基本依据。开展《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达标活动。有序推进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工作,加快健全全国统一的养老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市场监管总局有序推进养老服务认证工作。
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2022年度我国老年健康政策进一步健全。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7项工作指标、28项重点工作任务。老年健康服务供给持续强化。在15个省份深入开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预防干预试点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失能失智发生。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和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医养结合深入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推动完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加强居家社区服务、机构服务、服务衔接、支持政策、人才培养、服务监管等6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措施。
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我国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提质增量。民政部、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十四五”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的通知》,提出“十四五”时期支持200万户特殊困难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化。在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老年教育稳步推进,老年人文体活动加快发展。2022年度,我国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组织开展2022年“智慧助老”行动,指导有关社会组织在20个城市开展老年人智能技术培训。工业和信息化部持续推进电子产品适老化改造。
2022年度,我国持续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好氛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以“反诈防骗,敬老助老”为主题,组织开展2022年全国“敬老月”活动,在全社会开展涉老反诈防骗宣传、走访慰问帮扶老年人、推进“智慧助老”行动、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等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民政部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紧扣老年人和养老服务行业特点,部署各地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发布《关于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为老服务“金晖行动”的提示》,推动各地省级团组织广泛开展为老志愿服务。
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我国严厉打击养老领域非法集资、诈骗、制售假劣食品药品等犯罪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便老惠老司法服务机制,切实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优化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贯彻落实《全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 年)》,将老年人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点服务对象,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普遍提供休息区、饮水区、老花镜等适老、助老服务和设施,在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增加页面字体放大、语音连续与指读等服务功能,为老年人获取法律服务提供便利。
来源:民政部门户网站、中国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