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王思斌专栏丨立足国情 借鉴国际经验 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体系
发表时间:2024-01-19     阅读次数:     字体:【

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也进入努力建构社会工作体系的新阶段。我国现代社会工作是从改革开放以后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开始的,它经历了学科建设的初创阶段和制度化建设的初级阶段。在前一个初创时期,主要任务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引入新知识,建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知识和课程体系建设基本上是“拿来主义”和“中体西用”。在实践上,则是将初步本土化的专业知识和做法运用于社区建设和为困弱群体服务之中,从而呈现出“教育先行”和“嵌入性发展”的特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更大的力度致力于改善民生、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人民福祉的持续增进、复杂和不确定性内外环境的挑战、我国独特的现代化道路,这些都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和体系的建构提出新要求。我国社会工作界有责任积极回应这种新要求,坚持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践自觉、反思进取,努力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和发展模式。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是复杂的系统过程,它要在丰富有效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炼,并将之系统化。现代社会工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它立足实践、为了实践,又基于理论指导,是价值性、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的结合。现代社会工作以专业化为基本发展方向,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要求在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建构及其结合上做出系统化的努力。同时,社会工作要面对人们的多样化的、具体的需要,要切实解决基本民生保障、基本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也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因而有明显的在地化实践的特点。社会工作又是在一定社会体制、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之中进行的。可见,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任务是艰巨的。


我国有30多年的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经历,专业社会工作在助力解决社会问题和社会建设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来自外部的学科专业知识与中国式现代化新发展阶段的要求并不完全适应。我们有丰富的社会福利文化,也有比较成熟的行政社会工作经验,同时也面对一些国际社会工作的有效做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呢?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构的模式:既看到与国际社会工作知识和方法的共同点,更要重视我国的特殊国情。这种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既有……更有……”同构的建构思路,就是要把中国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作为立足我国国情、审慎借鉴外部经验,在实践中促进它们的结合,并实现有效实践的创新过程。

从我国的现实看,专业社会工作是后发性的。它在发展初期借鉴了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也在不断本土化和新本土化。就我国自己的社会工作实践来说,行政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实际经验丰富,但理论梳理不够;工作人员规模宏大,但专业素质不一;服务领域广泛,但共同的专业规范不足;行政性手段较多,但专业方法较弱。在这种背景下,要建构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社会工作体系,必须对社会工作进行基于我国国情的现代化建构。在这一建构过程中,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忘本来是根基,吸收外来是自信,面向未来是发展。


中央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的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提出了新要求。“大社会工作”已经摆在我们面前,建构新阶段的社会工作体系紧迫而艰巨。关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研究者们有多种想法:国家制度层面的、福利体系层面的、传统文化层面的、工作领域层面的,也有话语体系层面的;有的想法比较务实,也有的富于理想。笔者认为,建构科学的、具有学理性、能指导实践的社会工作体系,要注重现实可行性,要有阶段性和渐进性,在发展的实践中兼具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基于现实理性而非纯粹理想型,可能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体系的建构。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1月上刊


 
上一篇:研究丨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背景下,党的社会工作可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哪些内涵?
下一篇:理论漫谈丨童敏:增能让我们找回生活掌控感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