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鸢摇曳上青天,一线牵心万里间。纸鸢,又称“风筝”,由中国古代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乌,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直至东汉期间,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随着天气转暖,如今正值放风筝的最佳时节,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社工站以此为契机,于3月31日开展“‘艺’起绘纸鸢”非遗风筝彩绘活动,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创意与色彩的舞台,从而激发辖区儿童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活动伊始,社工向孩子们介绍了风筝的起源、发展和结构特点,特别是非遗风筝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风筝的历史和制作技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随后,社工为孩子们准备了精美的风筝绘画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在风筝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美丽图案。孩子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思考,或互相交流,用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描绘出一个个五彩斑斓、充满童趣的风筝。有的画了蓝天白云,有的画了小鸟飞翔,还有的画了卡通人物……每一个风筝都充满了孩子们的天真和童趣。最后,在社工的指导下,孩子们将自己的风筝用竹条固定好,并穿上风筝线,就大功告成啦。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随着风筝的放飞,孩子们更是欢声笑语不断。他们不仅亲手绘制了属于自己的风筝,还学到了许多关于风筝的知识。这不仅是一次富有创意的艺术体验,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发挥创意的平台,更让他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今后的日子里,崔寨街道社工站将继续举办更多富有创意和文化内涵的活动,为辖区的儿童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