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王思斌专栏丨专业化本土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下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3-06-26     阅读次数: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命题,阐述了它的本质和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文拟用“专业化本土实践”的概念来阐释我国社会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阶段的发展。所谓专业化本土实践,是指社会工作立足国情和本土实践,用专业化思路和方法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里的“既有……更有……”具有丰富内涵,它指出我国现代化与国际社会有相同之处,因而要借鉴外国现代化的经验教训,同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又有自己的特点,必须根据我国国情推进现代化进程。实际上,社会工作与现代化发展进程相伴随,看待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也必须理解“既有……更有……”的含义。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中,我们既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也要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问题,努力建构适合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社会工作模式。

“既有”和“更有”是结合关系,而不是排斥关系。“既有”强调共性或一致性,“更有”强调个性或特殊性。我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许多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社会分化、世俗化等现象,在我国也会出现。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社会保障(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制度在发达国家得到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事业也有了一定发展,这是现代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的共性。但是,即使是共同的东西,在我国也可能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可能是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原因,也可能是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强调这种差异和不同,就是强调“更有”。

我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其“既有”和“更有”的关系,要辩证、具体地思考和处理好两者关系。从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国式现代化新进程中社会工作领域的“既有”和“更有”,可以视为专业化与本土化及本土性的关系。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是全球社会工作发展中一般的共有特征,是与现代化相伴随或相适应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法,是一套经过实践检验的、一般的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全球社会工作的定义指出了这一点。尽管各国各地的情况不同,但是,尊重人、帮助困弱者、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与合理的社会秩序基本上是一致的。这是现代化进程中应该追求和遵循的。然而即使如此,各国各地实现上述目标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基于一般共识,面向本国本地具体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此外,有的国家有自己特殊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结构,在历史上形成了自己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这些方法与现代化进程并不互相排斥,就会构成独特的解决现代民生问题的方法。强调这些方法的特殊性和有效性,就是强调“更有”。

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既要强调专业化,也要重视本土化和本土经验。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就要在发展的基础上,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好困弱群体、低收入群体和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既要重视运用政策手段解决一般性民生问题,也要重视解决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个别化问题,做到精准服务,以切实解决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在这方面,专业社会工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为民服务的专业化将有助于服务质量的提高,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当然,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绝不是对外国经验的照搬照抄。我国有广大社会认可的“为人民服务”理念,有群众工作的经验,专业社会工作与本土社会工作经验相结合,进行专业化本土实践,就能更有效地参与新发展阶段的社会建设,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发展。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上一篇:王思斌专栏 | 中国社会工作实践研究刍议
下一篇:王思斌专栏丨社会工作中的实践研究为什么不可替代?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