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李明专栏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叙事疗法的集体主义原则
发表时间:2023-09-16     阅读次数:     字体:【

面对困境的时候,人会产生一种被孤立的心理,这种心理会增加人们的无力感。在遇到特别重大的创伤经历时,比如战争、疫情、地震、飓风等,人们尤其会感到孤立、无助。这种被孤立的感觉,其实是创伤心理的一部分,并不是事实。从进化心理的规律来看,面对外部生存挑战,群体应对的方法能够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换句话说,我们在面对困境的时候,还是应该主动寻求集体的帮助。共克时艰,共渡难关,相互理解,相互鼓励,这是更有力量的应对方式。叙事疗法的前沿,就是集体叙事实践。这个集体主义的原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心理学的优势。从历史传承上看,我们的文化比西方更看重集体的力量。

第一,集体是一个生存智慧的宝库。每个人在面对生存困境的时候,都会积极寻找出路。一个人或许可以走得更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总会有一些知识和技能上的盲区。通过融入集体,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很多重大困境,是无法完全靠个人的智慧度过的。很多时候,借助集体的智慧,不是一个可选项,而是一个必选项。

第二,集体的关爱可以激励个体的动力。个人英雄主义的火焰或许在困境中显得很明亮,可是集体主义的温暖可以让人支撑得更长久。当面对重大生存困境的时候,要尽快建立具有类似经历和体验的人们之间互相支持的通道。这个通道,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生命线,也是心理意义上的生命线。资源互通是很重要的集体支持,互相鼓励是人们应对较为持久的困境时极其重要的力量来源。

第三,集体应对会形成一种文化记忆。文化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集体记忆的延续,或者说是集体故事的累积。这里面既有一些共享美好的记忆,也会有一些应对困境的记忆。个体的生命故事是宝贵的,当这些宝贵的故事融入集体文化记忆的时候,才能变成永恒的传奇。在集体应对困境的过程中,那些令人感动的片段,无论以图片还是文字的形式被记录下来,被传播出去,都可以给经历着类似困境的人们一些安慰和支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笔者组织志愿者搜集整理了一些居家隔离的中国小朋友的做法,做成小视频,配上英文字幕,通过国际叙事同行分享给澳大利亚隔离中的小朋友,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大洋彼岸的鼓励和共鸣。这在孩子们的成长经历中,会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社工如果能够对集体应对困境的温暖片段和独特的智慧做一些搜集整理,善加利用,就可以从文化层面增加人们的力量。

第四,集体应对可以给每个个体的努力提供见证。没有人是一个孤岛,困境中每个人所做的努力、取得的成果,都应该被看到、被见证、被鼓励。没有来自外部的承认和见证,一个人努力取得的进展就很容易被淡忘。集体的见证,不但可以巩固和放大人们面对困境的智慧和成就感,而且可以让集体与有荣焉。在北京冬奥会、残奥会期间,负责开幕式、闭幕式安全保卫任务的武警官兵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一种困境。笔者带领志愿者团队为他们做心理保障,志愿服务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肯定和表彰。这个过程可以让志愿者和执行任务的官兵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感到为国家盛事贡献力量的光荣。

总而言之,越是在困境中,越要相信和借助集体的力量,这是叙事疗法的一个重要工作原则。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心理系副教授,耶鲁大学访问学者,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和婚姻与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我国叙事治疗引领者)



作者:李明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上一篇:理论漫谈丨童敏:改变,从学会倾听开始
下一篇:理论漫谈丨童敏:女性主义和差异生活:如何找出成长改变的真实需求?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