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各地动态

首页 > 动态 > 各地动态

【案例分享】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社工站:社工介入困境家庭帮扶案例
发表时间:2024-01-26     阅读次数:145     字体:【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为失独家庭案例,服务对象郎爷爷,现年62岁,现居住在坊安街道建华村,主要靠做农活养家糊口。唯一的儿子因为意外身亡。2019年7月服务对象妻子因车祸变成植物人,缺失语言交流能力,在家休养,平时由服务对象照顾其生活起居,长期照顾让服务对象力不从心。平日里的生活,没人陪伴聊天,也没人关心,没人看望,自卑感和无助感席卷而来。妻子病情长期治疗未见好转,甚至越来越严重,从行动不便到缺失语言交流能力,再到大小便失禁,服务对象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性格愈加暴躁。


二、需求分析


经过多次探访、面对面交谈,从村委、周围邻居了解,社工对服务对象的问题或需求进行了如下的分析:


(一)服务对象的问题分析


1、生理方面


2019年7月服务对象妻子车祸进入住院治疗,后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却留下了后遗症(右侧肢体偏瘫,手脚麻木,肢体无力,无法走路,缺失语言交流能力)。后因无足够的资金支持,看病,住院,现身体状况越来越差。由于长期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服务对象自己走不出去,也说不出来,内心十分压抑,导致性格暴躁,情绪不稳定,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


2、心理方面


由于妻子患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无法沟通交流,内心感到孤独与绝望。服务对象照料多年,早已怨声载道,照顾起来力不从心。服务对象十分自责,认为没有尽到一个做丈夫的义务。且因自己本身性格内向,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少,又是失独家庭,缺失了子女的关怀和陪伴,服务对象内心也感到孤独和寂寞。


3、社会方面


服务对象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大部分时间自己都在照顾妻子,服务对象为了照顾家庭,每天会出门买菜,打打零工贴补家用。一个人难免会产生空虚、寂寞、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服务对象亲戚朋友都很少联系,住地距离路程较远,也很少有亲戚朋友前来看望。邻里沟通较少,缺少社会关怀。


(二)需求分析


1、社会参与度低,生活圈子小,与社会重度脱节。需要重建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支持系统,社会融入感增强的需求;


2、寻求和整合各方面资源的需求。搭建社区邻里互助支持平台,如亲情陪伴,链接社区的非正式支持资源(服务对象的亲人、朋友、邻居、志愿者等),定期上门去慰问、关心服务对象,减轻服务对象的孤独和落寞感;


3、改善身体状况的需求。服务对象妻子身体状况差,疾病加身,链接社会救助资源、医疗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身体状态,做好健康保障工作等;


三、服务目标与策略


(一)介入理论


1、人际需要理论


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都有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人体生活在社区中,要与社区的居民产生连接,得到他们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得到关心、关爱。


2、支持疗法


通过支持与鼓励,细听倾诉和解释指导,使面临困难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得到依靠,恢复自信,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培养合理的适应方式。


3、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亦称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它指出人生活在由个人接触所形成的关系网中,透过这些关系网使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救援、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人无法自绝于社会而独立存在,人类生存需要与他人共同合作,以及依赖他人协助与支持。整合多元化的社会资源,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增强他们勇敢面对、接受现实的能力,并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找到活着的意义。


(二)服务目标


1、搭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改善服务对象与其亲戚朋友的关系,以此建立互相支持关爱的关系。


2、社工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研究、诊断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体会到身边众人的关心与付出。


(三)介入策略


1、通过访问、观察、分析和面谈等方式收集、整理服务对象资料,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相应帮扶计划。


2、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走出绝望,感受社会的关爱。


3、搭建朋辈支持系统,扩大服务对象生活交流圈,构建邻里和谐互助关系。


四、服务实施


(一)多方收集资料,评估诊断服务对象存在问题


服务对象是由社工入户走访外展而来,社工先从邻居那里了解到服务对象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家个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后又从村委那里查询了服务对象的基本信息(家庭结构、人员情况、经济情况),最后社工又走访了张阿姨了解了服务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关系。经过多方了解和资料收集,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服务对象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


(二)订立服务计划,社工正式介入


社工采取上门探访的形式,与服务对象进行面对面对话,核对服务对象存在的问题,最后经过服务对象的同意,社工与服务对象共同完成了服务计划的制定,明确服务目标,并进行服务协议的签订。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正式介入:链接社会资源,营造温暖的集体环境,鼓励其接触社会环境,摆脱内心孤寂;搭建朋辈支持系统,扩大服务对象生活交流圈,构建邻里和谐互助关系。


(三)构建人与资源的使用,增加社会帮扶


针对服务对象妻子的病情,考虑到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社工链接村里的医生前往上门免费诊疗,摸清其妻子的患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治疗。定期跟进服务对象,及时了解服务对象变化。


(四)寻找社会资源,扩大人际交往圈子,构建社区邻里支持系统


为方便服务对象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社会参与、社工交流,减少服务对象心理压力和沟通负担,社工提前和社区邻里沟通,希望社区邻里能够关注服务对象情况,用肢体语言、情感支持、真诚邀请等方式舒缓服务对象的情绪,增加与外界沟通、联系。建立服务对象朋友支持网络,使服务对象回归社会,找到了社会归属感。


(五)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


社工与志愿者定期(每周2次)上门探访,陪伴服务对象聊天,在聊天过程中,社工可借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研究、诊断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用心聆听服务对象传达的消息,细致观察的表情动作,及时思考整合信息,理解服务对象的感受并作出积极的回应,以此舒缓服务对象情绪。


社工与服务对象在谈话中澄清家庭情况,认清家庭现状,理解妻子的不容易,引导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做进一步思考,并主动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六)与服务对象亲友沟通,探讨陪护、照料计划,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在此阶段中,社工主要担任协调者和中介者的角色,社工与服务对象亲友进行一对一面谈,通过对话来了解亲友对于照顾妻子的看法和态度,后社工阐述服务对象的情况和问题,以“老有所依”为话题和服务对象亲友进行了沟通与探讨。最终服务对象的弟弟决定,由他一块帮忙照料嫂子,至此服务对象妻子的生活照料问题解决。


(七)成果巩固,定期跟踪服务


跟进服务,通过与服务对象交谈,了解服务对象近期的心理状况和行为表现。目前服务对象的身心状况良好,社工可以结案,并向服务对象解释结案的原因以及结案后的工作关系,尽量避免服务对象产生情感上的依赖,让服务对象更加独立勇敢的去处理个人以及承担家庭的责任。


五、服务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社工持续2个月的个案服务,帮助案主积极链接各方面的资源,为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精神提供了保障;另外,经过社工几次的接触和帮扶,服务对象愿意自我觉察,逐步做出一些行为来积极改变、应对各种自己的问题和不良情绪。同时通过积极联络和疏导,服务对象与辖区居民之间的社会联络增强,实现了“走出去”,参与到社区关系中,建立了社会关系,与邻里、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络,增加社会关怀。


(二)服务对象的现状


1、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社工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理性情绪治疗法,为服务对象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了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改变了服务对象不正确的认知和信念,学会了理性的生活方式。


2、服务对象与邻里交流的次数渐渐变多,目前服务对象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较为和谐,内心十分欣慰,其亲朋好友能够利用自己的时间前来陪护和照顾感到非常的开心。


3、服务对象生理状态:社工通过连接医疗资源、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妻子治疗照料等,同时也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使其进行合理配合治疗,现在有弟弟的帮忙陪护和照顾,服务对象妻子的病情也得到了改善,病情也没继续恶化,再加上辖区邻里关怀,情况较为乐观。


六、专业反思


整个个案服务,社工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关系,确立相互信任关系;问题分析到解决问题,从家里走向社区,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每一个阶段都少不了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


社工在个案服务中扮演了服务提供者、协调者、中介者、资源筹措者、倡导者等多个角色,积极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沟通,改善服务对象自身情况和家庭问题,平衡各方面关系,最终达到基本和谐状态。其中新,家庭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等方法改善了服务对象与其家庭成员的关系,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朋友家人从行动支持帮助服务对象。




潍坊市坊子区坊安街道社工站


刘爱娟


 
上一篇:【社工站】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社工站:心中有爱,无惧寒冬
下一篇:【社工站】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街道社工站:微小的叙事,多一点乡村养老服务的探索

Copyright  ©  2023-2025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