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转隶等方式,各省市社会工作部陆续建立,为党的社会工作部门顺畅运行、发挥功能奠定了组织基础。党的社会工作部门将进一步走到前台,履行自己的职能。
由于社会工作部门的建立以转隶不同部门的相关部分为基础,所以想要有效地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就要促进转隶部门围绕整体工作相互协调。鉴于社会工作部门承担着做好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且各部门在社会工作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再加上社会工作部门有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责,所以,建立行动协调、功能整合的社会工作体系,对于社会工作部门的自身高效运转,以及对于更大范围的统筹、指导工作都是基础性的。在此过程中,发挥组成部门系统的社会工作方面的优势、补足短板十分重要。
就现在媒体发布的信息看,各省市社会工作部建立后首先关注和推动的是人民信访、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领域党建方面的工作。这些原来属于其他党政部门的工作都十分重要,但比较分散,基层的整合功能受限,现在转隶到社会工作部,聚集工作,应该扬长补短、有所创新,更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信访工作和较为复杂的基层治理工作是政府比较关注的,投入的人力和资源也较多。这种比较行政化的社会工作的优势是:执行部门的政治站位高、组织体系完备、行动能力强,工作人员了解基层情况和群众要求,有较丰富的工作资源。其弱点是:一些地方解决复杂问题的各方力量比较分散,各部门协调合作不足,工作碎片化;工作的强行政化、问题解决紧迫化比较明显;注重眼前问题的缓解,细致深入的源头治理不足;注重即时效果,对长期综合效果关注较弱,等等。这些问题正是中央建立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的重要原因。
建立社会工作部及其系统,要继续发挥上述社会工作的优势,补部门之间紧密联系协作不足、工作不够深入、服务意识不强之短板。实际上,那些优秀的基层工作者正是在上述短板弱项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工作风格,他们深入群众、切实理解群众和困境人士的迫切需求,愿意花精力、精于想办法,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换位思考,锲而不舍,真正帮助困境人士解决问题,获得群众的信任。这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有众多相似之处。
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也有自己的优势与弱项。作为一种主要为困弱群体服务的专业,其优势是:全心全意为困弱群体和有需要人士服务、助人自助的价值观;精准识别服务对象需求,通过服务和沟通与服务对象建立起相互信任关系;尊重服务对象,善于陪伴式工作,与服务对象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启发其内在动力,一起解决他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社工一般不是被动地、完成任务式地工作,而是持守人本主义,对服务对象尽量给予全面的关心;善于链接各种资源、合理配置资源,去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抱持工作上的乐观主义态度,相信通过各方努力,问题可以解决。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这些优势,在帮助困弱群体、参与公共事件处理、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得到较充分的体现。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也有其弱项:一些社工的社会阅历不足,综合认识国情社情民情不足,对解决复杂问题的困难性认识不足,比较理想化;对政策体系了解不够、政策工具使用不足、解决“硬”问题的措施不足,这也与社工机构的资源有限有关。随着我国社会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实践的发展,这些弱项可以逐步补齐。
党的社会工作部门及系统的建立,将行政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置于同一个工作场域。为了切实做好党的社会工作,应该实现上述两种社会工作的优势互补,扬长补短。要统筹好、指导好人民信访工作、基层治理工作、基本民生服务和社会领域党建,相关责任部门应该主动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人员也应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了解我国发展中国家和社会转型的复杂国情,更加现实理性、脚踏实地去参与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工作。各方应该在党的领导下,加快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建设,从部门聚合走向功能整合,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2月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