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各地动态

首页 > 动态 > 各地动态

【新锋向党 鲁力同行】“相伴同行,为爱蓄力”异地就医新就业群体家庭互助陪伴小组活动总结
发表时间:2025-10-15     阅读次数:     字体:【

在城市送餐轨迹、直播间光影与医院治疗周期的交叉线上,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家庭:外卖骑手爸爸们以送餐车轮丈量孩子的治疗艰辛路,主播妈妈们在直播镜头前藏起疲惫与焦虑,将每一笔打赏换算成孩子的治疗希望,肿瘤患儿在病痛间隙将孤独藏进电子屏幕的光影里。他们因异地就医的奔波,成为亟需专业支持的新就业群体。

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济南基爱社工”)前期调研直击核心痛点:肿瘤患儿因缺少玩伴沉迷电子产品,内心深处却渴望真实的同伴社交;外卖骑手/直播家长们在经济压力与照护责任的双重压力下身心俱疲,既需喘息空间,又盼情感支持。为此,济南基爱社工联合高校学生志愿者发起“相伴同行,为爱蓄力”异地就医新就业群体家庭互助陪伴小组活动,为17组肿瘤患儿异地就医的新就业群体家庭构建安全社交支持网络,让孩子在陪伴中走出孤独,家长于互助间积蓄力量。

理论支撑:双视角回应双向需求

本次小组以社会支持理论与优势视角理论为专业骨架,精准适配家庭需求。 

 社会支持理论聚焦“关系补位”:针对患儿“同伴支持真空”、家长“情感网络稀薄”的痛点,通过搭建患儿同辈社交圈与家长互助社群,填补异地就医期间的支持空白,让“孤独个体”联结成“温暖群体”。

优势视角理论打破“悲情叙事”:挖掘外卖骑手/直播家长“坚韧抗压”的职业特质,以及患儿“病痛中向阳生长”的生命力量,通过亲子协作、能力展示等环节,引导家庭看见自身优势,从“被动承受困境”转向“主动创造温暖”。

目标体系:分层破解家庭困境

围绕“儿童成长+家长支持”双向需求,构建三维目标体系。

 患儿维度:搭建同辈社交平台,通过趣味活动减少电子产品依赖,在同伴陪伴中缓解病痛压力,重拾童年乐趣与表达勇气。

 家长维度:提供“喘息服务”,让家长在孩子参与活动时获得身心休憩;同时构建情感支持网络,帮助家长释放照护压力,学习亲子沟通技巧。

 家庭维度:设计亲子协作环节,强化亲子情感联结,助力家庭在治疗困境中凝聚抗逆力量。

小组实施:五节活动织就温暖网络

第一节:破冰相识·社交勇气初萌芽

“我叫朵朵,我今年7岁了,我喜欢唱歌……”在河头王庄村委会活动室,7岁肿瘤患儿朵朵攥着刚做好的友谊手环,小声却认真地向新伙伴介绍自己。9月17日,小组第一节“初识世界,社交小达人训练营”以温和互动打破陌生。

 热身破冰:“泡泡糖粘哪里”游戏让大手小手拉在一起,“粘肩膀”“粘小手”的指令中,礼貌又亲近的接触消融了彼此疏离;

 协作建信任:“纸牌搭高楼”环节,体力较弱的小杰在同伴朵朵“我们一起放更稳”的鼓励下,慢慢参与搭建,当纸牌楼摇摇晃晃立起时,孩子们兴奋拍手,陌生感在协作中消散;

 社交课堂:把“不敢说”变成“我想说”:“如果朋友遇到了困难,小朋友们应该怎么做?”在社交故事分享环节,社工播放动画短片后,抛出问题。朵朵第一个举手:“我会像刚才搭纸牌一样,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个回答让社工惊喜不已——这正是在活动中期待看到的结果。

本节如一颗“社交种子”,让患儿明白:开口说话、主动交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333.png

第二节:果蔬探秘·健康认知驱阴霾

9月18日的“爱吃水果和蔬菜,健康生活每一天”主题活动,以游戏化方式帮患儿淡化治疗痛苦、建立健康意识。

趣味热身:“逛三园+水果忍者”游戏里,孩子依次认领果蔬名字,“白菜蹲完苹果跳”的口令中,小身体跟着节奏晃动,笑声驱散了房间中的压抑气氛;

“果蔬盲盒猜猜猜”让气氛达到高潮:社工把果蔬模型放进盲盒,孩子伸手触摸后猜名字。“这是‘弯弯的、黄黄的,像月亮’!”小杰猜出香蕉后,兴奋地和旁边的朵朵击掌;萌萌摸到粗糙的西兰花模型,好奇地问“这能吃吗”,社工顺势讲“西兰花能帮身体‘打怪兽’”,孩子恍然大悟点头。

 绘本《爱吃蔬菜的小勇士》环节,当读到“小朋友吃西兰花,身体变得有力气”,真真突然举手:“我也要多吃蔬菜,快点好起来!”充满蓬勃活力的童言让大家温情一笑。手工创作时,孩子用彩笔把“最爱的健康食物”画在卡纸上,萌萌画了“全是绿叶子的西兰花”,还认真递给小杰:“吃这个,你的骨头会变得超厉害!”

通过上述互动游戏,全面认识不同类别食物的营养价值,内化健康理念,激励孩子们在不想吃饭时能尽力均衡饮食。

第三节:情绪管家·把“不开心”丢进桶

9月24日的“我的情绪我做主”活动,聚焦情绪识别与疏导,帮患儿在安全环境释放治疗压力,帮助儿童识别与表达情绪。

 热身融氛围:“一元五角”游戏中,孩子根据社工喊出的金额迅速组队,原本孤僻的患儿也被同伴拉进队伍,笑声彻底消散陌生;

 九宫格画情绪:孩子在社工引导下画出“开心、难过、害怕”的表情——小宇把“害怕”画成打针护士帽,朵朵把“开心”画成和妈妈牵手的场景,社工顺势引导“情绪像脏东西,能扔进垃圾桶”;

 垃圾桶释情绪:孩子把“难过的事”写在便利贴揉成团扔进桶——小宇写下“爸爸送单没空接我出院”,朵朵写下“没有头发,不能上学,为什么生病”,社工抽取纸条和大家一起想办法,当揉皱的纸条被扔进桶,孩子学会尝试用各种方式宣泄和释放痛苦。

本节小组,帮助儿童和家长识别情绪并学习使用合理方式宣泄负面情绪、分享情绪,习得情绪调节的方法。

第四节:自信超人·同伴眼里闪光芒

9月25日的“做自信的小朋友”活动,以“自信建立+同伴欣赏”帮患儿走出自卑。

 热身激活力:“桃花朵朵开”“老鹰抓小鸡”“123木头人”等游戏充分调动亲子互动热情;

 绘本挖优势:分享《我就是我》时,朵朵说“化疗时我学会自己吃饭”,小杰说“住院时帮护士整理玩具被夸能干”,孩子逐渐发现“生病让自己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优点”;

 大富翁练自信:棋盘任务“说出三个优点”“夸夸小伙伴”中,小宇认真对朵朵说“你画的彩虹病房像真的一样”,朵朵红着脸把画塞给小宇,家长感慨“孩子心里藏着这么多闪光点”。

通过本节小组,帮助儿童和家庭发现并认可自身优点,建立自信,学习欣赏他人,并接受他人的赞赏,体验被认可的的感受。

第五节:最熟悉的你·亲子同行

9月26日的“亲子同行”活动,让忙碌家长暂时停下脚步,把陪伴“补”进孩子童年。

 热身连亲情:“小鱼快游”游戏里,家长用手搭“桥”让孩子钻过。家长们特意放低“桥”让孩子们轻松通过,“妈妈的桥专门给你留的”的笑语冲散孩子治疗中的苦涩与父母工作的疲惫;

 “最熟悉的你”游戏戳中泪点:社工轮流蒙住小孩和家长的眼睛,让对方猜是谁。家长孩子们一眼认出自己的小孩和妈妈:“这是我儿子的耳朵软软的。”“这是我妈妈的手,很粗糙一摸就摸出来了。”

“亲子互绘”,全家一起在白纸上印上自己的掌印,在两侧相互画出彼此在自己心里的形象。在亲子轮流介绍作品的时候,相互表达了对彼此的爱与希望。

本节小组,通过合作性身体游戏,增加亲子间的亲密感与默契,引导家长反思并重视日常中的高质量亲子互动,学习游戏互动的内容,能够应用到平日的治疗间隙。最后环节,社工引导大家一起回顾前面四节小组内容,并引导孩子分享体验。


经验启示:专业服务的三重突破

本次小组实践为肿瘤患儿异地就医家庭支持提供了可复制的专业经验:

需求精准性:针对患儿“社交缺失+治疗压力”、家长“经济压力+情感孤立”的双向需求,设计“儿童活动+家长喘息+亲子联结”的分层服务,让家庭在不同维度被支持。

 形式趣味性:用“游戏化+艺术化”手法(如情绪垃圾桶、果蔬盲盒)淡化“治疗”沉重感,让患儿在游戏中疗愈,家长在轻松氛围释放压力。

 支持长效性:小组结束后,社工建立线上互助群,定期推送亲子简笔画、健康食谱及外出游玩活动,让短期服务延伸为长期支持网络。 

亲子游戏互动中的笑声,成了治疗路上最温暖的风景。当孩子笑着分享在病房中“和小伙伴搭了纸牌城堡”,当家长在群里说“今天孩子在出租屋内连续一天都没动手机”,我们知道,“相伴同行,为爱蓄力”的力量正帮这些家庭在康复路上走得更稳、更暖。

未来,济南基爱社工将持续深耕新就业群体需求,从他们的工作场景辐射到家庭场景,让这些在城市里奔波的个体劳动者、直播间光影里的疲惫身影被看见、被温暖。


来源:济南市基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上一篇:【社工站】用“坐不住”的勤快与“坐得住”的耐心,绘就农村社会工作温暖底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   中国政府网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