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理论前沿

首页 > 动态 > 理论前沿

胡小军专栏丨企业力量如何助推社区公益创新?
发表时间:2023-09-05     阅读次数:     字体:【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实践的持续深入,企业公益模式也在逐渐发生转变,特别是在中国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社区作为公益实践的重要场景,策划实施各类公益项目。2016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标准《社会责任指南》将“社区参与和发展”作为社会责任的七项核心主题之一,推动企业等组织将社区参与理念融入自身决策与活动,促进社区福祉与可持续发展。

笔者初步考察国内一些企业的社区公益实践,发现主要呈现三大趋势:

一是企业紧密结合自身的产品或服务特点,开发实施特色社区公益项目。例如,链家房地产经纪公司依托遍布全国的门店资源,发挥一店多能的优势,发起“社区好邻居”共建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免费打印复印、借伞、应急充电等多样化的公益服务。

二是企业通过企业基金会发起主题多元的社区公益资助计划,赋能社区公益力量成长,促进社区治理创新。对此,不同类型的企业均开展了相关实践,例如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资助实施“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社区基金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合作项目”,招商局慈善基金会发起“未来+乡”社区支持计划等。

三是企业建立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机制,策划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为企业员工及社区多元主体参与志愿服务搭建平台。例如,碧桂园服务公司发挥物业服务企业在社区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推出红色物业服务品牌“红心碧海”,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将社区志愿服务与协商议事相结合,联动社区多元主体共同解决居民关心的问题。

企业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公益与社区公益的融合创新,笔者建议各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从以下不同层面参与和推动社区公益事业发展:

第一,企业可加强与属地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合作,打造社区公益共同体。“建企一地,造福一方”是很多企业秉持的发展理念。在这一层面,企业可基于社区具体需求,与居(村)委会、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积极联动,开展社企共建,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形式,提升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助力社区问题的解决。

第二,企业发挥产品、服务及资源等优势,以社区为主要场景,开发和实施企业公益项目。企业或企业基金会可参照国家及各地制订发布的“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计划,聚焦社区特定领域策划实施公益项目,逐步形成相对标准化的项目运作与管理模式并在更多社区推广,不断增强项目的综合影响力。

第三,搭建社区公益支持平台,助力本地公益力量成长,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公益服务。一方面,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依托服务网点与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建社区“公益空间”等载体,直接面向社区居民开展服务,助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另一方面,企业或企业基金会可通过社区公益项目资助、技术赋能等方式,支持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等本地公益力量成长,为社区的创新发展提供持久的驱动力。

第四,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愿景,除了发起成立企业基金会、捐赠资金等开展各类社区公益项目外,企业还可以探索设立以社区发展为目的的慈善信托,为社区公益创新提供可持续的资源支持。另外,企业也可借鉴社会价值投资的理念和方法,支持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企业的发展。

总体而言,企业参与社区公益的形式非常多样,从属地公益、策划实施社区公益项目到搭建社区公益支持平台,再到投资社会企业,是一个企业公益价值不断拓展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有效推进,不仅有赖于企业自身公益理念和模式的转变,还需要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加强与企业的对接与合作,协同创新共建美好社区、幸福家园。

(作者系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民政智库专家,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3年8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上一篇:王思斌:注重社工站建设中的扎实服务
下一篇:理论漫谈丨童敏:批判视角如何看待人与环境的改变

Copyright  ©  2023-   山东省社会工作联合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二环南路2169号山东投资大厦   电话:0531-68828012   手机:1761581585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国人事考试网   中国社会工作网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民政厅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中国社会工作学会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