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照市莒县扎实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聚焦组织力、专业性和制度化,持续推动社会工作服务提优扩面,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媒传播”三元一体服务优势,实现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运转”再到“有所作为”。
一、聚焦组织力,打造“莒力爱”社工服务体系
突出党建引领。莒县坚持党建引领,在社工站设立基层党组织实践基地,为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提供资源支持和服务契机,驻站社工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党组织策划“党建+公益”、主题党日等活动,实现了党员与社工有效联动。同时,充分发挥县社会工作联合会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优秀社工发展为党员,为社工站注入红色血液,将社工站建设成为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
高标准谋划。按照“一站抓总,多站协同”的工作思路,建立了“1个县级总站+20个乡镇(街道)社工站”的运营模式,确立了“县社工总站-乡镇(街道)社工站-社区(村居)社工室”三级专业管理服务体系;在市级财政资金补助120万元的基础上,县级配套运营经费12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每处社工站配备专业社工3人以上。
激活“五社”联动。社工站从社区、社工出发,拓展开发社区志愿者、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慈善资源要素,实现“联中动”“动中联”。各社工站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制作本站的“三张清单”,针对辖区内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媒传播”三元一体服务优势,链接“五社”资源,聚焦“一老一小一群体”,提供入户探访、救助帮扶、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多种服务。截至目前,全县社工站承办优秀公益项目12个,联动志愿者3800余人,孵化社区社会组织865个。

2023年8月4日,日照市民政局举办全市民政领域重点工作观摩会,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柳爱东带队实地观摩莒县社工总站,听取“社会工作+志愿服务+融媒传播”三元一体工作情况介绍及日常运营、服务团队、资金投入、专业赋能、业务督导、服务成效等工作情况汇报。
二、聚焦专业性,打造服务基层民生新动力
建立“社工成长营”,提升驻站社工专业服务能力。莒县社工总站在县民政局的指导下,围绕着“站点建设”“社工赋能”“业务督导”“评估检查”四大部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形成“周总结月汇报”常态化工作汇报形式。为社工站建立了“社工成长营”“能量加油站”功能模块,为每位社工“量身定制”了严密培养规划,从岗前业务知识培训、服务方案的策划,到服务项目的跟进,都建立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按照“每月一主题、每周一活动”的要求开展专题培训及实践活动;设立轮训机制,定期将驻站社工抽调总站进行“充电”训练,增强服务意识和实操技能。总站社工与驻站社工建立一对多支持体系,责任到人,对社工站的问题和需求给予及时有效的回应;建立互促互帮长效机制,不定期组织社工站经验交流会,促进社工站共同成长。
清单化管理,实现精准服务。社工站在做好群众需求、社区资源两张清单的基础上,针对辖区内存在的问题编制服务清单。把核心业务作为规定动作,发挥专业优势创新自选动作,由县社工总站通过周调度、月评估、季总结等方式进行督导,确保民政领域“老弱残小”等惠民政策“最后一米”的无缝对接,根据《日照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管理办法(试行)》《日照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星级评估实施方案》有关要求,做细做实评估工作,力促社工站管理提质增效。

莒县社工总站定期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议,针对各社工站前期工作进行梳理,听取各社工站工作汇报,根据工作进度对阶段性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三、聚焦制度化,以品牌创建社工站建设内生活力
围绕“如何建”,出台了《关于开展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场所建设、驻站社工招聘、服务项目确定、运营制度规范、社工服务开展”5个建设标准;围绕“怎么管”,出台了《莒县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管理规范》,对建设运营、服务开展、管理制度、运行评估等4个方面进行逐一细化;围绕“干什么”,编制了《莒县乡镇(街道)社工站服务指导目录》,详细列出30项站点服务内容,形成了“5430”的社工站运营管理及工作指导规范体系。
突出品牌打造,实现一镇街一品牌。全县社会工作着力打造“莒力爱”社工品牌,创新实施社工站“12357”工作法和“七站融合”模式,立足镇街发展实际,融合经济、文化、历史等元素,打造“一镇街一品牌”“一镇街一特色”。如城阳街道社工站依托桃园南区社区进行阵地打造,与千年古镇文化进行深度融合,培育、孵化、发展了“秋之韵合唱团”等多支社区社会组织,形成了“千年古镇 和谐社工”服务品牌。
龙山镇社工站开展“七彩童年”人际关系交往小组,通过本次小组培养儿童关心他人、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锻炼其自主能力,学会待人处事的行为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