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问:
我是一名新手社工,之前也没有相关专业背景。成为社工后,我经常跟着前辈们在社区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看起来花里胡哨,并没有所谓高大上的专业性。请问,社工的工作就是在社区开展活动吗?
督导答:
从其他行业转行进入社工行业或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入行之初会对社工的日常工作有一个感受,那就是社工经常在社区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以各种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居民座谈会、老年人生日会、美食制作活动等,这容易让社工乃至群众都产生误解。
针对这个问题,社工容易陷入两个误区,督导在这里进行澄清。第一个误区是认为社工的工作就是搞活动。其实社工在社区组织开展活动,是逐步达成服务阶段性目标和总目标常用的一种方式、策略。
首先,社区活动是一种较好的宣传途径,通过开展活动把社区居民组织和聚集起来,可以在短时间内面向社区居民宣传社区活动的主题,如宣传新出台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工作项目的服务内容、社区志愿者招募等,让来到活动现场的社区居民知晓自己所在社区有社会工作服务。
其次,社工在社区活动中设置各种相关环节、主题、游戏,可以创造与社区居民互动的机会,以此宣传社会工作服务,并与社区居民初步建立信任关系。
再次,社工通过组织开展社区活动可以积累实务经验。在每次活动策划前后,社工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提高自身策划社区活动的能力。社工还可以通过策划系列主题社区活动逐步深入社区,做到服务有系统性、连贯性和延伸性。
最后,社工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可以邀请媒体进行宣传报道,面向更大范围的公众宣传社会工作服务、展示服务成效,以此提升社会工作在当地的知晓度。
以广东省梅州市某双百社工站在社区组织开展的一次客家冬至传统美食制作活动为例,社工组织招募社区志愿者共同制作冬至娘酒鸡,再将娘酒鸡送到社区困难群众家中作为节日的问候。在这次活动中,社工需要招募志愿者、确定送娘酒鸡的家庭及路线。因此,社工要在活动前期做好志愿者的招募和困难家庭的筛选。
在此过程中,社工采用电话、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里涉及的社会工作内容有:一是对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并建立服务档案。二是在走访中了解困难家庭的情况,协助服务对象纾困解难,提供物质援助、社会心理支持或链接整合社会福利资源落实社会福利政策,这是社会工作中的个案工作。三是招募有做娘酒鸡特长的志愿者支持活动,在活动结束后,社工一方面可以对这批志愿者进行跟进回访,了解服务的反馈,另一方面针对有特长的志愿者,可以开展小组社会工作,如客家传统美食制作小组,培育特长志愿者。如此,通过组织开展社区活动,社工将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进行整合运用,发挥专业特长服务社区居民。
第二个误区是认为社工搞活动就是社区社会工作,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社区社会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一种基本方法,它以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通过调动社区居民参与,确定社区问题与需求,发掘社区资源和优势,制订社区行动计划回应社区问题。同时注重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能力,发掘培育社区骨干领袖,提高社区居民和社区自我服务的水平,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凝聚力,建设美好社区。
其次,社工在社区开展活动是社区社会工作的一种常用方式,是为了回应某一主题、某一群体的需要。社工通过开展活动并不能在整体层面、系统层面回应整个社区居民和社区层面的问题与需求,还需要整合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研究以及社会工作督导等专业支持,并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参与,群策群力关注社区这一居民共同体。
最后,社工运用社区社会工作的手法除了开展活动,还有居民骨干座谈会、居民会议、深度访谈、多方联席会议、焦点小组、领袖培育小组、社区关键人物走访等,通过多样化、系统化的服务,从社区整体层面回应社区问题,提高社区居民能力,实现社区层面的目标。
因此,社工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做活动,在社区开展活动也不能简单等同于社区社会工作,社工要正确看待。
(答疑者:广东省广州南方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广东省梅州市社会工作师联合会社工督导 刘峰)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