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督导模式对于提高社会工作者服务成效、助力社工站专业能力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促进社工人才培育、提升社工专业化和本土化服务能力,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青合站)特邀请山东建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赵静老师开展集体督导会。

基于专业服务指导和专业理论教育的“陪伴式”督导,青合站的督导会议更倾向于督导老师与社会工作者的双向互动和交流合作。赵静老师在督导过程中提到,相比于活动方案设计建议,她更重视社工的成长发展与能力提升。针对青合站在开展个案工作、小组活动以及社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老师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帮助社工理顺了“服务实践”过程中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梳理不同场景中的不同服务技巧,从服务层面,与社会工作者围绕“怎么办”“如何开展”“如何更加完善”展开讨论,通过头脑风暴,讨论解决办法,达成问题解决的共识。
本次督导的开展,理论讲授与实务案例分享并重,赵静老师转换督导“答疑解惑”的视角,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学、所见,与站点运营主线相结合,与青合站社工团队成员进行思想碰撞和互动对话,共同探讨个性化服务设计和专业化服务输出的创新点,以提高青合站专业学习的普遍性与适用性。

督导会议结束后,青合站全体成员开展了站内总结反思会,对督导老师的建议与反馈进行梳理,结合社工站的服务计划与服务情况进行调整。下一步,青合站将加大服务指导和专业理论教育双重推进的督导方式,逐步引导社会工作者成长,以更加立体、可接受的方式,引导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反思,提升服务能力。
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社工站
张洋、于宗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