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背景
小宇(化名),女,13岁,目前就读初一。小宇3岁时父母离异,抚养权归父亲大强(化名),她由老家的爷爷奶奶抚养至10岁,情感支持、亲子互动及社会技能培养受限。四年级时,小宇离开乡村来到深圳,与大强相依为命,面临城乡差异、学校新环境适应难、人际关系重建等挑战,因生活巨变和缺少支持,导致其成绩下滑、社交减少、身体不适、心理压力大。2019年,大强因意外事故重伤,留下后遗症,无法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家庭经济陷入困境。
近期,小宇和大强因手机游戏与家务分担问题大吵一架,使得原本就紧张的父女关系进一步恶化。小宇被责骂后出现自伤自杀的想法,并有服用蟑螂药等极端行为,学校心理筛查显示其心理状态异常,存在情绪低沉、无望感、睡眠障碍等症状。鉴于小宇深受早期生活创伤、家庭经济压力及个体心理危机等多重影响,社工进行紧急介入,为小宇提供专业服务和支持,助力其走出危机。
二、需求评估
保障生命安全的需求。社工在与服务对象接触的过程中发现,其手臂存在明显的被小刀划伤的痕迹,而且不止一条。觉察到社工在观察自己的伤口,服务对象表示确实有过自伤行为。后社工经多方调查了解到,服务对象曾在网上购买蟑螂药并服用。因此,针对该个案,社工首先采取危机干预措施,尽最大努力防止服务对象再次出现自伤自杀的行为,保障其生命安全。同时,重建服务对象情感支持网络,修复其与父亲的情感关系,促进服务对象与父亲之间实现有效沟通,解决潜在的冲突,提升服务对象的家庭归属感。
自我效能感提升的需求。根据服务对象的自述与行为表现,她经常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对于生活学习相关的事情,提不起任何兴趣;面对朋辈群体,她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被边缘化的人,“不配和他们成为朋友”。这种内在信念削弱了服务对象面对困境时的应对能力,成为她自伤自杀意念形成的重要内因。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是社工介入的核心目标之一。
建构社会支持网络的需求。家庭关系层面,服务对象长期与父亲存在矛盾,相互之间缺乏信任。朋辈群体层面,服务对象关系较好的朋友并不多,仅有的几个朋友还因为父亲的干涉而减少了往来,导致服务对象在遇到生活和学习困境时,无法从朋辈群体中获得支持。社区邻里层面,服务对象与父亲平时较少和其他人来往,因此难以从社区邻里中获取支持性资源。薄弱的社会支持网络成为服务对象自伤自杀倾向的重要外因。
三、服务过程
在该个案的跟进过程中,社工采用综合性的服务模式和策略,结合危机干预理论和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分四个阶段逐步实现帮助服务对象度过危机、恢复心理健康状态、重构社会支持系统和提升自我效能等目标。
第一阶段:多方紧急介入,保障生命安全
为避免服务对象再次出现自伤自杀行为,社工立即启动危机干预机制,与社区心理咨询师合作,运用接纳和积极关注等心理疏导技术,帮助服务对象稳定情绪。同时,社工通过与服务对象访谈,深入了解其自伤自杀行为背后的时间线、触发因素和具体情况,对其自杀风险重新进行评估。此外,社工与学校方面形成紧密联系,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实时同步服务对象的近况,构建起多方联动的全方位危机监控与预防体系。
第二阶段:整合家校社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本阶段服务重点是重构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包括建立起家庭、学校及社区等多个层面的长效沟通机制。为缓解服务对象家庭面临的经济困境,社工通过筹集衣物、申请专项基金等,确保服务对象一家的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学校也积极配合,保障服务对象在校内的安全。社工则在服务对象非在校时间提供持续的关怀与帮扶,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其提供长期的心理咨询和学业辅导服务,营造包容接纳的环境。与此同时,社工通过个案辅导的方式,系统性地教授服务对象父亲如何与青春期少女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这一阶段的服务极大地强化了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获得及时且多元的支持。
第三阶段:注入希望之光,重塑自尊自信
进入该阶段,个案服务视角从聚焦问题转向挖掘和强化服务对象的优势与潜能。为提升服务对象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效能感,社工引导其积极参与社区服务。例如,通过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值岗等活动,服务对象逐渐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找到了成就感;借助其美术特长,社工鼓励服务对象在寒假班担任志愿者助教角色。在这一过程中,服务对象获得了来自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儿童等更多群体的认可与鼓励,还收到了社区和学校的表扬信,这进一步肯定了服务对象的进步与价值,促使其在朋辈群体中建立正面积极的良好形象。
社工引导服务对象回顾感受和收获时,其主动分享的行为变多,与人互动的意愿增强,甚至希望能够对自己的好友产生正面影响作用,其自我效能感得到明显提升。“被小朋友需要,尤其是他们说喜欢我的时候,我很开心。我还邀请了好朋友一起参与志愿服务,体会服务他人的快乐。”服务对象笑着说。
第四阶段:多方协力赋能,迈向独立生活
在该阶段,社工聚焦于提升服务对象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自主性。家庭方面,社工与服务对象父亲合作,通过正面反馈与共同参与“每周一菜”计划,提升服务对象的烹饪技能。学校方面,通过成立互助学习小组,在确保隐私和避免标签化的同时,为服务对象解决学习难题和人际交往困境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社区层面,社工组织了一系列生活技能教育活动和针对服务对象的志愿服务,如邀请社区邻里教授其烹饪技能、发动社区“民星”协助其提升学习自主能力等,使服务对象在生活和学习方面都能逐步走向独立。
四、评估与结案
总的来说,针对服务对象的个案服务模式涵盖危机干预、网络建设、情感支持与能力培养四大环节,通过各方主体的协作与努力,最终打造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持续性的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网络体系。鉴于社工团队在个案服务中的付出以及服务对象自身的正向改变,服务对象和父亲一起向社工团队赠送了一面答谢锦旗。
整个服务体系展示了社工的专业性和各方资源的有效介入,最终成功帮助服务对象走出困境。对于针对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服务,笔者有以下反思。
一是危机介入应及时有效,避免伤害再次发生。本次个案服务中,社工从接到服务对象父亲求助到联系学校、提供专业服务、针对服务对象建立全方位的危机干预工作体系,在两天之内全部完成。通过及时有效的介入,避免了服务对象自伤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该个案服务也再次证明,社工介入危机干预工作,首要任务就是避免伤害行为的发生,因此要特别注意介入时间的及时性和介入策略的有效性。
二是适时调整服务重点。服务过程中,社工运用了多元化的评估和服务方法,体现了“优先保障生命,兼顾考虑发展”的核心理念。服务对象的情况稳定下来后,社工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服务对象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支持网络的重建。为此,社工整合家庭、学校、社区邻里、相关政府部门等多方资源,共同协助服务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通过为服务对象开辟获取支持资源的新途径,便于其在未来遇到困难时能有效求助。
三是激发服务对象内在动力,促进自我改变。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相关理论与策略的过程中,社工会习惯性地将服务的重心放在社会支持网络的建设与整合方面,往往忽略了一点,即所有的社会支持网络对于服务对象自身来说都是外因,要促进服务对象发生正向改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其自身的内在动力。在该个案中,社工特别注重服务对象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让其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感受来自他人的赞扬与鼓励,不断激发其正向改变的内在动力。
四是坚守社工职业伦理,平衡工作原则与产出。由于服务对象为未成年人,因此社工需要特别注意平衡专业伦理与服务成效之间的关系。在严格遵守专业伦理、对于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尽到最大限度保密义务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保障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作者:肖赛燕 逄璐 安祥亚
单位:深圳市龙岗区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6月上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