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案背景
服务对象丁乙(化名),56岁,曾主动来到社区请社工帮忙修剪指甲,并表明自己残疾人及低保对象的身份。他说自己以前做过编剧、当过公司高管,风光无限,但几年前中风导致偏瘫,在生病住院期间被哥哥骗走了全部积蓄,母亲对此不予理会,还拒绝了自己想要回老家的请求,朋友也逐渐远离。突如其来的人生变故、巨大的心理落差、无人支持陪伴,使服务对象失去了对生活的信心。他还向社工坦言,“我搬家到这里,是想住得离坟场近点”。
二、需求分析
情绪疏导、心理支持的需要。服务对象从编剧、高管变成无业游民,从拥有一堆朋友到无人问津,从喜欢登山冒险到如今走路都存在困难。这一系列的落差和亲人的不接纳,让服务对象无法接受,觉得生活无意义、自身无价值。社工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发掘自身的潜能,提高自我价值感,疏解负面情绪。
拓宽社会支持网络的需要。服务对象被哥哥骗了钱财、侵占了老家房屋,被母亲拒绝了回老家的请求,导致服务对象与家人的关系恶劣。服务对象因出行不便,也逐渐断绝与以前朋友的联系,每天待在家里,社会支持网络薄弱。社工需要帮助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拓宽社会支持网络。
健康意识提升的需要。服务对象肢体偏瘫,且患有其他疾病,因情绪悲观消极、自暴自弃等导致其对身体健康状况不重视,既不遵照医嘱吃药,也没有定期去复健,身体每况愈下。社工需要修正其不合理信念,帮助其提升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
三、服务过程
叙事疗法强调通过倾听故事,运用适当的方法,帮助服务对象找出遗漏的生命片段,使问题外化,从而引导其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社工以叙事疗法为理论依据,希望通过专业服务协助服务对象重整人生经历,积极乐观面对生活,拓宽支持网络,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信心。
(一)建立专业信任关系,鼓励服务对象充分表达
社工第一次入户探访时,发现服务对象家中有一股异味,屋内堆满杂物,生活条件和卫生环境很差。社工也注意到服务对象头发偏长,指甲缝内有黑色的污垢。社工先与服务对象寒暄,询问其近况,并关心道:“指甲长了,怎么没来社区寻求帮助?”服务对象表示自己本来计划过几天去剪头发,顺便去一趟社区。
在社工的关心和引导下,服务对象慢慢打开话匣子,讲述自己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情况及消费支出等。社工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倾听,鼓励服务对象充分表达,建立彼此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二)生命故事叙述,在问题中找力量
故事一:“我是个‘扫把星’,会给身边人带来灾难”。
服务对象表示自己有过几段恋爱经历,但交往过的女朋友好像和自己在一起后总是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最严重的一次是,双方都已经计划结婚,却在外出旅行途中遭遇车祸,女方意外离世,而自己只受了轻伤。这对服务对象造成了严重的打击,认为自己是个“扫把星”,会给身边人带来灾难。
故事二:“我搬家到这里,是想住在离坟场近的地方”。
服务对象讲述自己以前因为做生意经常需要应酬,2019年一次喝酒后,不小心摔跤,中风住院,最后落得半边身子瘫痪。因为意外,原本风光无限的工作没了,积蓄也花光了,家人不接受自己,朋友也远离自己,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没用的人,于是搬家到这里,住得离坟场近一些,免得“到时候”麻烦别人。
从服务对象的叙述中,社工既看到其存在价值感缺失和自我贬低的问题,也了解到其渴望得到亲朋好友的支持,希望成为有用的人,而这种期盼可能会给服务对象带来重新出发的力量。
(三)问题外化,撕掉标签
服务对象在讲述问题故事时,多次使用“没用”“扫把星”等词汇来描述自己。对此,社工协助服务对象定义问题故事,最终将问题命名为“厄运”。社工引导服务对象分析“厄运”给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如给别人带来灾难,被亲朋好友远离;自己也遭遇不幸,落得凄惨下场等。这些问题故事,让服务对象感到悔恨与不公,认为自己只能接受命运开的玩笑,别无他法。为此,社工帮助服务对象修正使自己痛苦的非理性信念,引导其拓宽剖析问题的视角,探索故事中问题出现的各种原因。通过让服务对象认识到问题的出现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意外所致,促使服务对象将问题与自身分离,以更理性的视角来分析问题,最终走出困境,去除负面标签,重建生活期望。
(四)发现被忽视的故事,找寻生活的闪光点
在梳理故事线时,服务对象总认为自己是个无能者,感觉“做人很失败”。于是,社工协助服务对象回忆生活中积极的时刻,发现例外故事。服务对象表示自己以前做过编剧,参与编写的剧本顺利上映,获得较好的反响;自己也做过公司的高管,结识了不少“大人物”;喜欢去各地旅游,有一次遇到暴雪,困在半路,幸好有村民的帮助才顺利渡过难关。服务对象在讲述自己过往成功经历时滔滔不绝,眼神中散发出光芒。
针对服务对象提及的亲人和朋友远离的问题,社工也进行了提问:“是否所有的亲朋好友都远离了你?”服务对象表示虽然母亲拒绝了自己想回家乡的愿望,但之后母亲联系自己的次数增加;妹妹其实也一直都在关心自己,经常打来电话询问钱够不够花,而且多次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出国与其同住;朋友们在自己发生意外后也尝试联系,自己因不想以现在的模样见人,就逐渐减少了与朋友的往来。社工鼓励服务对象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从故事中找到积极因素,从成功经历中找到力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战胜问题带来的压迫感及挫败感,进而重塑生命价值。
(五)整合多方资源,续写生命故事
为进一步巩固服务对象生活的信心,续写新的生命故事,社工积极链接、整合多方资源。在医疗方面,社工链接社康中心医护人员上门为服务对象进行基础身体检查,指导其在家就可操作的康复动作;协调红外线理疗仪器,并教会服务对象使用方法;联合社区残联专干整合外部医疗资源,为服务对象安排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在社会支持方面,社工了解现有针对残疾人和低保对象住房的相关福利政策,为其成功申请到住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经济困难。在社区方面,社工联系社区慈善公益组织,为服务对象捐赠善款及米面油等日常物资,满足其生活所需;招募志愿者定期上门帮助服务对象打扫卫生,改善居家卫生环境;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区开展的公益剪发、剪指甲等便民服务。
在最近一次上门探访中,社工一进门就发现服务对象的房间明显变得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与第一次入户时的脏乱情境形成鲜明对比。服务对象整个人看起来也精神开朗了许多,笑吟吟地主动与社工聊天,反馈自己经常出去散步,还认识了不少邻居,与家人联系的次数也变多了,感觉生活正在慢慢走向光明,并希望自己可以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问题量表显示,服务对象对问题的困扰评分从最开始接受服务时的5分变为结案时的1分,且问题改善情况为8分(满分10分),服务目标基本达成。
四、专业反思
叙事疗法的适用性。叙事疗法注重服务对象的创造性、想象力,且要求服务对象有较高的言语表达及理解能力。所以,社工在使用叙事疗法时要判断服务对象是否具备这些能力。
运用叙事疗法时不必按部就班。叙事疗法有很明确的操作策略,但这并不意味着社工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跟随每个治疗步骤,而忽视服务对象的实际接受能力与思路等。在服务过程中,社工要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关系,发挥倾听者和陪伴者的角色作用,对服务对象的故事保持好奇心,鼓励其述说。
服务对象既是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作者。服务对象遇到的情况既可能是问题,也可能是力量。根据服务对象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赋予故事的意义不同,故事的结局也会截然不同。社工在倾听服务对象的叙述时,要关注其中的细节,看到问题背后服务对象的期盼与需求。社工可以通过探索性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发现例外故事和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到改变的可能性和重新出发的力量。
(作者张敏系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 深圳市龙岗区职工帮扶领域社工人才工作室研究员,周建韵系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4年5月下刊